上了年纪,耳朵听不清?教你6招防老年耳聋
编者按: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健康成为我们最关注的话题。什么才是健康的食品?生活中如何预防身体的疾病?这都成为了大家关注的焦点。人民健康网推出《金台养生园》栏目,为您盘点最养生的生活方式,带您走进健康园地。
哪些因素会导致老年性耳聋
北京协和医院耳鼻喉科主任高志强:老年性耳聋是指听觉功能随年龄增长逐渐减退而导致的听力下降。有研究显示,老人中老年性耳聋的发病率高达30%~60%,而且患病数量逐年增高。由于患病人群基数大,发病率高,且有很多老人忽视听力损失的危害,放任其发展,导致了一系列不良后果。
导致老人耳聋的原因,除了听觉系统的自然老化,还与以下因素有关:遗传因素(使听觉系统易受损)、动脉粥样硬化(导致耳蜗微动脉阻塞)、摄入过多饱和脂肪酸(加重动脉粥样硬化)、糖尿病(导致耳蜗血管内皮增生,降低血供)、吸烟(加重动脉粥样硬化)、噪音以及耳毒性药物。
七条自测老年性耳聋
北京协和医院耳鼻喉科主任高志强:1.在正常音量下看电视会听漏一些词语;2.鸟叫声听不见了;3.面对面交流时经常打岔或要求对方重复;4.在人多嘈杂的餐厅时很难加入对话;5.不分场所,说话的音量会不自觉加大;6.打电话不顺畅,经常要求对方提高音量;7.出现耳鸣、失眠、眩晕症状。
如果老人出现以上情况,就可能存在听力损失,应及时到医院进行专业检测和治疗。
六招防范老年性耳聋
北京医院耳鼻喉科主治医师张秋颖、主任医师徐进:人体的听神经像电话线一样,里面有很多根纤维,外面包绕一层髓鞘。随着年龄增长,髓鞘会发生损伤、脱失,使听神经功能受到影响,造成听力下降。于是,老人在谈话时会经常打岔,往往只闻其声、不懂其意,这些是老年性耳聋最大的特点。耳聋老人对语言的理解能力也会下降,总要求对方重复,严重影响交流。声音小了听不见,声音大了又嫌吵,这是因为老年性耳聋是神经性的,对声音的耐受阈值发生变化。还有些老人对个别声音过分敏感,听了觉得难受,喜欢待在安静环境。由于害怕被嘲笑、给别人添麻烦,耳聋老人往往逃避交流,自我封闭,变得孤独或烦躁,容易引发老年痴呆。
衰老虽是自然规律,但老年性耳聋发病年龄和进展速度却因人而异,生活中不少百岁老人依然耳聪目明。那么,该如何预防或推迟老年性耳聋发生呢?首先应避免噪声刺激,听耳机、看电视放低音量;积极防治高血压、高脂血症等慢性病;慎用耳毒性药物;控制动物脂肪和内脏的摄入量,多吃富含维生素C和维生素E的食物,有助于清除致病自由基;戒除烟酒;发现听力减退,尽早到医院诊治。
患上老年性耳聋怎么办?
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耳鼻喉科副主任医师王璟:对于已经得了老年性耳聋的人,怎样才能阻止病情的进一步发展呢?其实,老年性耳聋和任何一种感音神经性耳聋一样,只要超过2个月就比较难治疗了。因此建议大家在发现听力下降时及时就医,医生会根据病情提供合理的建议和治疗方法,一般会用一些改善微循环的药物和营养神经系统的药物。这些药物要规律地服用2-3个月后情况才有可能改善。
病情较严重的老年人就需要配戴助听器了。但需要注意的是,因为老年性耳聋的特殊性和老年人神经系统退化的必然性,非常严重者配助听器后也不会达到很好的效果。在国外,患有老年性耳聋的老年人通过安装电子耳蜗(人工耳蜗)来改善听力状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