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程医疗,带你进入不一样的互联网世界
由北京瑞洋博惠公益基金会主办、人民网·人民健康、拜耳医药有限公司承办的“远程医疗,带你进入不一样的互联网世界”健康医路行网络直播会在5月17日举行。会上,互联网医院代表及企业负责人围绕互联网医院建设及高效开展远程医疗等内容展开讨论并分享经验。
建设互联网医院 为远程医疗牵线搭桥
山东第一医科附属省立医院院长赵家军表示,疫情期间,互联网+远程医疗服务成为各医院首要任务之一。远程医疗作为全球创新医疗服务的主流趋势和跨地区、跨国界提供医学信息和服务的诊疗方式,在优化医疗资源配置,节约病人就医经济成本和时间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山东第一医科附属省立医院是山东省首批三家省卫健委认定的互联网医院之一。该院副院长孙志坚介绍,以实体网络诊室为主体,采用线上发展全方位的理论方式,互联网医院的主要应用场景是按照国家相关规定,开展常见病和慢性病复诊、检查、预约、调审服务,及特殊的专科药学、检验、营养等网上咨询服务。
“互联网诊室采用多种模式,既有复合门诊,也有设在住院病区的诊室。这方便医生与出院病人和门诊复诊病人进行沟通,同时在健康管理中心也开设了体检诊室,便于体检者进行健康答疑。”孙志坚表示,这一模式是互联网+医疗的有效结合,可以促进互联网医院的建设,为推进分级诊疗增加了渠道和方法,可以最大限度发挥综合性医院的专科优势。通过多学科会诊诊疗,可对患者制定个体化精准治疗方案,提高诊疗效率和患者满意度。
“目前,这一远程医疗中心,连通省外北京、上海等国家级医院的同时,在省内也建设了市、县两级分中心,覆盖到社区、乡镇卫生院。”孙志坚介绍,各个中心既可以独立进行多学科会诊,又可以通过网络,通过系统来进行和省内及省外多家医院的会诊。
那么,互联网+医疗是如何运行的呢?天际健康医疗科技有限公司总顾问张子平指出,互联网+医疗在具体运行过程中是按照医疗机构运行的。互联网的优势是把医疗体系中的各个环节、各个链条打通,实现数据共享、资源共享。还可以拓展延伸互联网医院的服务能力,构建互联网+智慧药房。
孙志坚总结到,多学科诊疗模式和互联网+医疗的有效结合,为今后的医疗服务扩大了一个新的空间。它可以突破空间地域的限制,使医疗服务延伸到所需要的群众中去。同时,也对大样本数据的采集起到了一定作用,有利于提升临床科研效率和水平。并且,能为推进分级诊疗政策落地,增加了一条渠道和方法,有效促进了医院信息化建设和医院互联网建设。
联合分级诊疗 让医疗服务更便捷
近年来,互联网医疗在推动医联体、医共体建设方面也发挥出了巨大的作用。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副院长张福星表示,互联网医院与医联体、医共体的衔接和区域协同一体化,不仅实现优质医疗资源下沉,还有助于医务人员培养,更好的实现人才共享、技术支持、检查、处方等的服务衔接。此外,还盘活了医疗资源,加强对各类传染病、慢性病、肿瘤及心脑血管疾病的智能监测和预测。通过互联网医院的信息整合和分析优势,优化医疗资源合理使用。
张福星认为,通过网络的传播和患者的点评,有助于形成口碑,使线上线下相互促进,有助于提升医生自身在行业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针对互联网医疗如此大的发展潜力,如何做好互联网医院与医联体和医共体的结合,成了医院思考的关键点。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副院长顾建英表示,根据当下现状,医联体或医共体的三级诊疗模式,无论是在基层还是二级、三级医院,诊疗标准应该一体化。互联网医院医生的培训、远程教育、疾病的诊疗标准等应该是相同的。对医院和医生而言,可通过互联网扩展影响力和知识水平,使服务范围更广、更方便。
“现在是大健康时代,以预防为主,要做好精准治疗。”顾建英认为,三级医院应该注重疑难重症及大数据方面的研究和新技术的开拓,引领整个医院和整个医疗系统的发展。二级医院应定位在常见病、多见病,尤其是康复、治疗等方面。一级基层医院,尤其社区医院应做好慢病健康管理和家庭医生。
针对基层医院医共体建设,滨州市第二人民医院纪委书记李强表示,打造县域医共体,要及时推动基层改革、落实好分级诊疗,形成区域内更加紧密的医疗服务体系。医共体成员单位,在保持单位性质不变、功能定位、财政投入、人员身份“四个不变”的基础上,实行人事管理、财务管理、资产管理、业务管理、药品耗材目录、药品耗材企业配送“六统一”,实现扁平化的管理,常态化开展工作。
“在医共体体系中,互联网是框架,要整体运动起来,还需要脉络。”李强称,互联网医院是整个医共体建设的脉络。紧密型医共体如果没有互联网+和信息化的支持,不可能实现人事、财务、资产、业务、药品配送,这些只有通过信息化支撑才能完成。
随着互联网和技术的快速发展,传统的诊疗模式正在发生改变。正如赵家军院长所说,在这个充满机遇和挑战,迎接变革和发展的关键时期,如何承上启下,做好远程医疗与传统医疗模式的互补和配合,使互联网医疗的发展和应用真正造福患者,值得相关行业每一个人思考。